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次挽邢都宪 明 · 王佐(汝学)
七言律诗 押覃韵
薤歌声冷已难堪,尚仰高名北斗南
柏府冰霜推劲节,诗选作“台”。 ),林泉风月寝清谈。
太初玄酒世推一(初,诗选作“羹”。),清庙朱弦我叹三。
见说楼台无地起,应知后死有人惭。
次韵谢吴太初(与。祖遇龙太学博士,所生父觉)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落笔谁云古意赊,四灵何得擅东嘉
跨鸾未斫吴刚,对鹤频烹魏野
商略春词犀堕雪,留连夜酌烛生花。
如君三世工文墨,江左于今有几家。
管仲1100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五一、《苏文忠公全集》卷五、《文编》卷三一 创作地点:海南省海南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儋州市
郑太子华言于齐桓公,请去三族而以郑为内臣
公将许之。
管仲不可。
公曰:「诸侯有讨于郑,未捷,苟有衅,从之,不亦可乎」?
管仲曰:「君若绥之以德,加之以训辞,而率诸侯以讨郑,郑将覆亡之不暇,岂敢不惧。
若总其罪人以临之,郑有辞矣」。
公辞子华,郑伯乃受盟。
苏子曰:大哉,管仲之相桓公也。
子华之请,而不违曹沫之盟,皆盛德之事也。
齐可以王矣。
恨其不学道,不自诚意正身以刑其国,使家三归之病,而国有六嬖之祸,故桓公不王。
孔子小之,然其予之也亦至矣。
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如其仁,如其仁」。
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孟子盖过矣。
吾读《春秋》以下史,得七人焉,皆盛德之事,可以为万世法。
又得八人焉,皆反是,可以为万世戒。
故具论之。
太公之治齐也,举贤而尚功。
周公曰:「后世必有篡弑之臣」。
天下诵之,齐其知之矣。
田敬仲之始生也,周史筮之,其奔齐也,齐懿氏卜之,皆知其当有齐国
篡弑之疑,盖萃于敬仲矣。
桓公、管仲不以是废之,乃欲以为卿,非盛德能如此乎?
故吾以谓楚成王知晋之必霸,而不杀重耳
汉高祖知东南之必乱,而不杀吴王濞
晋武帝齐王攸之言,而不杀刘元海苻坚王猛,而不杀慕容垂
唐明皇张九龄,而不杀安禄山
皆盛德之事也。
而世之论者,则以谓此七人者,皆失于不杀以启乱。
吾以谓不然。
七人者,皆自有以致败亡,非不杀之过也。
齐景公不烦刑重赋,虽有田氏,齐不可取。
楚成王不用子玉,虽有晋文公,兵不败。
汉景帝不害吴太子,不用晁错,虽有吴王濞,无自发。
晋武帝不立孝惠,虽有刘元海,不能乱。
苻坚不贪江左,虽有慕容垂,不敢叛。
明皇不用李林甫、杨国忠,虽有安禄山,亦何能为。
秦之由余,汉之金日磾,唐之李光弼、浑瑊之流,皆蕃种也,何负于中国哉,而独杀元海禄山乎。
且夫自今而言之,则元海禄山,死有馀罪,自当时言之,则不免为杀无罪。
岂有天子杀无罪,而不得罪于天下者?
上失其道,涂之人皆敌国也。
天下豪奸,其可胜既乎!
汉景帝以鞅鞅而杀周亚夫
曹操以名重而杀孔融
晋文帝以卧龙而杀嵇康
晋景帝亦以名重而杀夏侯玄
宋明帝以族大而杀王彧
齐后主以谣言而杀斛律光
唐太宗以谶而杀李君羡
武后亦以谣言而杀裴炎
世皆以为非也。
此八人者,当时之虑,岂非忧国备乱,与忧元海禄山者同乎?
久矣,世之以成败为是非也。
故凡嗜杀人者,必以邓侯不杀楚子为口实。
以邓之微,无故杀大国之君,使楚人举国而仇之,其亡不愈速乎!
吾以谓为天下如养生,忧国备乱如服药。
养生者,不过慎起居饮食、节声色而已。
节慎在未病之前,而服药在已病之后。
今吾忧寒疾而先服乌喙,忧热疾而先服甘遂,则病未作而药已杀人矣。
彼八人者,皆未病而服药者也。
夏侯玄乐毅1098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六六、《苏文忠公全集》卷六五、《历代名贤确论》卷五四 创作地点:海南省海南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儋州市
《魏氏春秋》云:「夏侯玄著《乐毅》、《张良》及《本无肉刑论》,辞旨通远,传于世」。
然以予观之,燕师之伐齐,犹未及桓文之举也,而以为几汤武,岂不过甚矣乎?
初,好老、庄道德之言,与何晏等皆有盛名。
曹爽党中。
亦不免李丰之祸。
以《易》之所谓深者,而以神。
及其遇祸,深与神皆安在乎?
群儿妄作名字,自相刻画,类如此,可以发千载一笑。
夏侯太初1045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六六、《能改斋漫录》卷八、优古堂诗话 创作地点:四川省眉山市
人能碎千金之壁,不能无失声于破釜;
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
群臣因事计赃情可悯者乞从轻罚奏天禧四年二月 北宋 · 鲁宗道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五
伏见代州寨主吴太初以捕获私盐决讫撤去殿直,田梦泽于公廨课子弟种麦半亩,咸以赃罪不许叙用。
窃惟天下群官,如此类甚众。
虑涉秋荼之繁,仰玷春台之化。
欲望委刑部自今群臣除故枉法受赃外,其因事计赃,情可悯者并奏裁。
咏史(下) 其一 夏侯玄 宋末元初 · 陈普
七言绝句 押鱼韵
一日天诛正始馀,百年曹马两丘墟。
景王似见铜驼祸,究极根源杀太初(自注:正始诸公,夏侯太初为彼善于此。然为老庄之学,而皆急于声利,外静内躁则同也。太初,爽姑子,与爽皆非将才。乃相与伐蜀,以求功名;何晏等如鬼蜮,太初与为党友,等危于朝露,太初不知也。爽诛,太初以爽故,不得在势位,居常怏怏。凡此,皆非老庄之道也。既以浮虚败俗,复以急利覆宗。)
咏史(下) 其二 夏侯玄 宋末元初 · 陈普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十家血染市朝红,更涨馀波及李丰
老子庄生真毒手,子元子上即而翁(自注:十家,谓曹爽何晏邓飏毕轨李胜丁谧桓范夏侯玄毌丘俭诸葛诞皆以与善,故起兵而败。)
咏史(下) 毌丘俭 宋末元初 · 陈普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十万强兵无一人,义师翻得叛臣名。
奇功一夜归人手,空使文鸯待到明(自注:当时,司马氏之徒如云,而淮南之叛皆率尔而起,无一良士。文钦司马师如虎,仓卒遇之,莫知所为。而以骁果见爱于曹爽毌丘俭,何哉。子鸯年少,勇冠三军,夜斫司马师营,举军惊扰,病目突出,忍痛啮被,旬日而死。是夜,不与鸯失期,二队并进,非陨则获,不止于关东之衄矣。败,则魏军气沮,军气倍,还与合,以鸯居前,胡遵、诸葛诞如破竹耳。青云良会,一夕失之。盖毌丘、诸葛,皆夏侯玄党友,大言轻率,举大事不择人,而以虚声冀实效。以司马师之沉鸷,傅士基之智勇,而鼓浮虚轻躁之徒以从之,驱群羊以逐虎狼也。)
咏史(下) 诸葛诞 宋末元初 · 陈普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义旗照日映淮流,不为曹孤为夏侯。
麾下诸君底心性,海中五百又扬州(自注:毌丘俭诸葛诞,能一意为魏讨贼臣,不为与夏侯玄友善有畏祸之心,则虽死而光矣。清谈起汉末,至正始转为清虚。然夏侯玄嵇康诸葛诞,犹有孔文举之馀风。故死,麾下数百人拱手就戮,无降者。至晋初,始一于浮虚,无复嫉邪轻死之风矣。)
咏史(下) 其九 谢安 宋末元初 · 陈普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诸贤一一是琅球,一入清谈即鬼幽。
何但简文如惠帝冶城安石亦斯流(自注:清谈之人,虽有高下,裁作此样声气,面目便是。管辂所谓鬼幽、鬼躁。鬼者,去阳入阴,浑无生气,虽生而已为死人也;幽者,晦昧黑暗,不可复明之谓;躁者,利欲之心实急于中,外似静而中实急也。二者大体皆以去阳入阴,故皆曰鬼也。竹林七贤何晏夏侯玄王衍殷浩王濛谢万简文帝,悉是此样人。谢安亦不免焉,冶城数语,与居丧不废丝竹是也。)
咏史(下) 其二 阮籍 宋末元初 · 陈普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截发哀号孽妇前,晋家无地亦无天。
当时阮籍丘中骨,掷向黄河尚带膻(自注:清谈,灭弃礼法,起于何晏夏侯玄,成于嵇阮。故贾氏弑杨太后,举朝安之。)
咏史(下) 其二 明帝 宋末元初 · 陈普
 押鱼韵
大和空国逐浮虚,曾为苍生一扫除。
历数未容奸宄得,收曹卷马二中书(自注:清谈起正始,亦由明帝不寿,明帝寿则无曹爽之擅,无之擅则无司马懿之夺,而诸葛诞邓飏夏侯玄辈亦摈斥不复起。惟魏不得天,使明帝方盛而亡,刘放孙资擅命,曹爽何晏并起,而司马懿父子因之得计。盖其所以得者非也。)
三名臣论(管乐诸葛) 唐 · 李翰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一
或问于翰曰。
诸葛亮拥膝南阳
梁甫吟
自比管仲乐毅
州平元直以为信然。
虽涯量罕窥。
而遗迹可见。
夫此三名臣者。
亦有优劣乎。
愿闻其说。
翰辞不敢对。
至于再三。
问者固请。
不得已而应之曰。
岂易言乎。
岂易言乎。
夫目小者不足以论大。
体近者不足以量远。
奈何泛议大贤。
然执律管者可以候四时之徵。
测日晷者可以知千里之度。
察微观著。
由虚考实。
傥容寄言象于斯矣。
如仆所揣。
则管不逮乐。
孔明其伯仲之閒与。
问者曰。
何为其然也。
管仲相桓公。
九合诸侯
一匡天下。
兴齐定霸
尊周勤王。
功其懋哉。
仁亦至矣。
孔明荆州散败之馀。
建策通吴。
合从破魏。
奉先主西入剑门
下车而三分天下。
翊戴后嗣。
缵修旧勋。
刑政孚于偏方。
威德振于中夏
虽短祚中否。
而王业殆成。
乐生一为燕将。
才胜齐师。
挫衄于二城之閒。
狼狈于两国之际。
军不振旅。
身卒奔亡。
子独推而崇之。
冠于二贤之首。
诚所未喻。
其有说耶。
翰应之曰。
子之所问者末与。
语功则信然。
语才则不尔。
夫才生于代。
功与运成。
固有才优而功微。
运合而才劣。
先当格以道德。
合于终始。
审其邪正。
观其去就。
然后事可明也。
夷吾当既乱之时。
辅有过之主。
功济诸夏。
泽被生人。
信为美矣。
然邀功事雠。
务入之情速矣。
肆奢越礼。
盈量之意见焉。
仲尼虽称其仁。
终小其器。
止于霸者之佐。
殆非王臣之良。
孔明从容。
三顾后起。
筹画必当。
缔搆必成。
事屯而业亨。
主闇而国治。
兵弱而强邻畏服。
功大而本朝不疑。
斯亦难矣。
然窥其军令。
迹其用法。
必俟中原克复。
然后厚赏宽刑。
元德常称马谡言过其实。
不可大用。
卒致丧败。
斯所谓济于事而未全于道。
得诸已而未审于人。
乐生一战举齐。
二城未下。
待之以德。
收之以礼。
舍权变于攻取之际。
行王道于军旅之閒。
事虽不成。
业亦宏矣。
向使昭王不死。
惠王不疑。
则其功未可量也。
夏侯太初论之详矣。
及其逃燕之责。
亡而奔赵。
赵王问以图燕之策。
乐生流涕而对曰。
臣昔之事燕昭王
犹今日之事大王也。
千秋万岁之后。
尚不敢侵其仆隶。
而况谋子孙乎。
因弃禄宵遁。
善夫长者之言。
可谓怀禄不屑其荣。
周身不违于道。
比诸二子。
不亦优乎。
主恩非臣下之所图。
天命岂生人之所制。
安可以功业之成败。
断才能之长短耶。
且夫运有通塞。
命有修短。
盖天意也。
岂人事乎。
韩信将伐魏。
问得不以周叔为将乎。
闻不用。
乃大喜。
向使魏人用之。
则汉师不敢济河矣。
然则周叔之才。
韩信流亚也。
终湮灭而无闻焉。
古之大才而功不著者。
亦何可胜道哉。
翰长兄御史君。
体纯至之德。
负经远之才。
常感愤于周韩之閒。
啸咏于管乐之际。
守之以忠信。
文之以礼乐。
蕴弼谐之大略。
以康济为已任。
进逢国难。
谋猷不行。
退有家艰。
哀毁过礼。
官才元士。
命止中年。
位不登于庙堂。
名不书于史册。
斯才也。
斯运也。
谁见三分九合之优劣。
辞燕对赵之去就哉。
由此观之。
断可知矣。
问者叹息而退。
渭源诸葛武侯题记 北宋 · 李复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二九、《潏水集》卷六
汉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刘璋法正荆州,迎先主西往益州
十九年,先主克蜀。
二十三年,先主复汉中武侯益州汉中
后主建兴三年武侯南征四郡。
五年,将北伐,上疏曰:「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帅三军北平中原」。
六月,出汉中,营于石马。
六年,扬声取郿,由斜谷出,及取天水南安二郡,叛魏来应,遂辟天水姜维仓曹掾
七年,遣护军陈戒攻武都阴平遂平二郡。
九年,出围祁山参军王平守南围,司马懿来拒武侯张合来拒王平,至青封交战,遂克张合
十二年,武侯以流马运,遂出斜谷,至武功,据五丈原,分兵屯田。
八月武侯殒于军中。
其始末未尝至渭源也。
建兴十六年延兴元年延兴九年姜维陇西,与魏将郭淮、夏侯霸战,克之。
十七年,又出陇西狄道狄道李简举邑降。
十八年,又出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于洮西。
十九年,维复出天水,至上邽,为邓艾所破,死者甚众。
延兴二十年改景耀元年,六年,魏相国晋文王邓艾、钟会五道伐蜀,谯周后主降魏。
以此考之,惟姜维屡至于此。
汉中高祖始兴、全蜀所恃之地,故武侯两来。
既得汉中,乃有恢复中原之意,中原若定,则岐陇以西自归。
姜维世家天水,但习西州事机,不知举事本末先后之序,自负雄勇,屡至西陲,虽战有克捷,不能有其地。
邓艾以疲兵二万出江油举十万之师按道南归,足以擒,破而还拒钟会,蜀之存亡未可知也,乃迂道入巴,使轻进径至于益
自艾、会交怨,而图异计,乃还维之节,本兵,谓长史杜预曰:「姜伯约比中州名士,夏侯太初、诸葛公休不如也」。
盖欲说以诱之。
自称益州牧,遂以前将军,乃复教会尽诛北将、坑北兵,而密通书后主,令忍数日之辱,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谋泄被诛,计亦晚矣。
予观武侯,先主初就见,一语而霸业遂定,悬衡吴、魏,使二国不得偏重,志虽不展,天下至今仰之。
姜维才非比,乃欲继其高躅,民劳士怨,致谯周有仇国之论,蜀亡虽非尽系于,亦安可以逃罪也?
武侯于此立祠,考之旧史,不见其事迹,故备书之,更俟多闻者博访焉。
吴太初哀辞庆历六年1046年 北宋 · 曾巩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七二、《元丰类稿》卷四一、《曾文定公集》卷一六 创作地点: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
吴太初象先,今为单州单父人
父祐之,从事广州,勤事死州外瘴沴地。
象先以丧至州下,亦死,年三十一岁。
三试于礼部,不中。
余与之善。
后七年,其弟景初来,视余于临川庆历六年也。
余思象先,如初失之,为之追考其为人,为辞以哀之曰:
越山如鳞兮远海而穷,势阻以偏兮毒潜其中,子之自重兮卒与此逢。
我知子初兮其父之从,为其子孤兮吾未之恫。
孰神之苛兮又速子终,嗟嗟乎然兮维戚吾衷。
维子之生兮顺祥于宫,父母之欢兮兄弟以雍。
出与人游兮有守有容,其材甚良兮剞劂又工。
一日而弃兮卒偶蒿蓬,云谁不死兮万古一空。
吾辞传子兮无有春冬,子夭且屈兮犹寿而隆。
跋晋王右军夏侯太初乐毅论石碑 宋 · 王鸿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五八、道光《雩都县志》卷三一
右《乐毅论》一篇,乃晋中书令献之字。
子敬居幼学之岁,其父右军谓其书性过人,足以传嗣家法,手书此篇并《笔势图论》以授之,顾曰:「此,书之祖宗,玩习有成,他皆可能也」。
至其学力及父子之间能明相继,轾后轩前,无有伦拟。
粤自初刻,垂范于兹,虽更历朝,此名不朽,非有神物拱护,则好古之士恶能宝而有之、见而识之者哉!
近世欧阳先生指其石传于学士高公绅之家,绅死,子孙以质钱于富人,富人失火,墨本幸留人间,友人曾君辉中得以致予。
反覆遗踪,痌然载怀,遂用移石,藏于逊阁,世世子孙,得用循学,不以仅记姓名为自足也。
夫书虽曲艺,非精心致志,莫能造妙,如劳力废晷,无补于物。
通其道者,不犹愈于围棋击鞠,而自谓胜选,斗鸡载猃,而外诩歉快也哉!
故书其后,倘来者观之而自勉也。
乐毅论1085年 北宋 · 张耒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六○、《柯山集》卷三七、《苏门六君子文粹》卷七、《圣宋文选》卷二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吾观夏侯太初之论乐毅,称毅之书,谓伊尹太甲而不疑,太甲受放而不怨,以知毅之心不止于兼并,而称毅之不取即墨,谓明信义于天下,将纵二城而降之,以为王业之所起。
呜呼!
何其言之过欤!
战国之雄耳,其智岂足以知王者之事哉?
一说昭王而平齐,复其数年之仇,毅之才尽是矣,何以知毅之有心于王者之事哉?
且以战国之际,士驰说以干时君,惟恐其言之不足以动人,其所说一切不出于情实,则毅之称伊尹、太甲之事,是果其心欤?
将燕师,一战而破齐,虏获其重器而逐其君。
燕国之弱小,而五岁勤师于外,亲所下者凡七十馀城,则士卒亦少敝,而国之转输应接亦少劳矣。
故顿于二城之下,盘桓而不能取,且不终毅之计,而骑劫代之矣。
由是观之,毅之不拔二城者,是力有所不足,未得尽用其计谋。
而考毅之用心,固未始有纵二城以收民明信而有意于王业之事也。
尝一至临淄,尽取齐宝、财物、祭器,输之于燕。
而下七十馀城,其所杀伤不知几何!
即墨大夫出死于战,齐民之视不啻若寇仇。
而乃欲以不攻二城以明信示民,毅之为计必不若是之愚者。
且方是时,田单即墨善为兵,故其守即墨固而不易拔耳。
何夏侯生之妄论也!
司马迁称异时事类苏秦者皆附之,故战国策士之所载多不足信。
而迁之所载事未始有此,故予皆不信之。
三国纪年 夏侯玄 李丰 其十四 张缉 南宋 · 陈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三九
夏侯太初处死生祸福之际而不动,名不虚得也,而遇非其时矣。
二子之死义,乃与太初同命,尚何憾乎!
黄鹤楼 明 · 陈洪谟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黄鹤楼集卷上
笑领西风上鹤楼②,满前光景坐中收③。
山连故郢形还胜,水绕寒城势欲浮④。
才薄自今葭倚玉⑤,情深何止酒如油⑥。
凭阑不尽临观兴,渺渺烟波有钓舟⑦。
按:【校注】 (1)《石仓历代诗选》卷四七五《明诗次集》卷一〇九选录陈洪谟七言古诗《黄鹤楼西涯阁老韵简中丞秦公》。西涯阁老,即李东阳中丞秦公,即秦金东阳诗《寄题黄鹤楼秦开府》,秦诗《次李西涯阁老韵见寄》,《黄鹤楼集》均收录在卷,毛伯温聂贤谢廷柱陈金张璧等人所次东阳及秦金韵,亦同时收录在卷,唯遗洪谟之诗,今录于兹:“细雨江城秋澹泊,一樽何处堪携鹤。选胜重来近十年,虚楼视昔还恢廓。两山矗立谁疏凿,万壑惊趋犹脉络。壮势平吞白帝城,寒光远带湘妃阁。雕甍绣闼俯苍峰,水波摇曳芙蓉宫。儿家弦管廛居密,千里舟航贡道通。铁笛声孤时对月,蒲帆影乱晚随风。迎门花鼓来仙客,入画青蓑羡钓翁。把袂同游皆国彦,锦席高张叨我半。凭栏触景各抽豪,摛词谁复过王翰。楣间高扁少师章,海若天吴骇吾见。中丞更续郢中歌,玉斝琼杯照人面。况说绥怀动隐忧,民情吏治精而练。二公声望将无同,屹屹斯楼并霄汉。”同卷又选录其《黄鹤楼次韵》七言律诗一首,《黄鹤楼集》亦未收录,并录于后:“几年不到层楼上,此日重修喜落成。细雨城中车马迹,夕阳江上棹歌声。晴川芳草诗应好,玉笛梅花兴独清。一目乾坤万余里,开筵宁厌酒重行。” (2)领:领受。 (3)满前光景:谓景物满前。光景,风光景物。 (4)故、寒城:同指武昌故城,即夏口城三国吴郢州,治江夏孙权黄鹤山筑城,名夏口。故云。王维汉江临眺》:“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5)葭倚玉:《世说新语·容止》:“魏明帝使后弟毛曾夏侯玄共坐,时人谓蒹葭倚玉树。”意为两人相比,美丑不相称。此以葭喻微贱,作者自喻,以玉树喻友人。 (6)酒如油:谓酒浓,喻情之浓。 (7)渺渺句:杜甫《秋日题郑监湖亭》:“磨灭余篇翰,平生一钓舟。” “渺渺”云云,犹“入画青蓑羡钓翁”之意,表达了作者欣然自乐的情趣。观“才薄”二句,知本诗乃与友人同登黄鹤楼而作。